当前位置:首页 >> 高原毛茛

2014四川农业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奏农业新强音虎掌藤

2022-06-30 09:13:32  正丰农业网

2014四川农业发展主动适应新常态奏农业新强音

——2014年我省农业发展综述

农稳天下安。

2014年,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,四川农业面临新挑战。

怎样转型谋变?怎样提质增效?怎样建设农业强省?紧紧围绕深化农村改革,我省农业发展着力转方式、调结构,主动适应新常态,研判新趋势,构筑新优势,不断奏响现代农业发展新强音。

以改革为动力,聚焦“谁来种地”“怎样种地”,不断加快农业体制机制创新步伐

去年3月,农业畜牧水产管理职责合并,生猪屠宰职能划入省农业厅,四川农业聚指成拳,走向大融合。

机构改革成为蜀乡“田野革命”序曲。近年,小规模分散经营导致全省农业兼业化、副业化问题凸显。这,提出了“谁来种地”、“怎样种地”的重大命题。出路依然要靠改革。

9月,全省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会明确,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,四川农村改革主攻方向是: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,创新农业经营体系,发展适度规模经营,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。

号角吹响,路径清晰。作为改革主力之一,省农业厅瞄准6项年内完成类改革,1项试点类改革,启耕“试验田”。

破冰从“确实权、颁铁证”开始。“手头握着承包权证和经营权证,踏实。”广元利州区龙潭乡的袁明清拿到“两个本本”后再无后顾之忧。作为3个全国试点省之一,我省160个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,55个省级试点县基本完成,经营权流转面积1482.3万亩,流转率25.4%。这已成蜀乡农民的“定心工程”。

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崛起阡陌间。去年,遂宁市绍兵家庭农场主旷绍兵靠120亩稻菜,轻松赚到20万元。首家种植业家庭农场的榜样效应正在释放——全省家庭农场达1.2万个,增长91.5%。经工商注册的农民合作社47329家,省级示范社1030家,462家跻身“国字号”;30亩以上种粮大户增至13391户。

去年初,成都温江苗木商郭朝建获贷62万元,首尝全省农村土地收益抵押贷款“螃蟹”。从容敲开银行大门,是省农业厅携手金融机构在全国率先探索的结果,9个试点县全年贷款3亿多元。为让更多农民靠集体走上富裕路,我省加快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,完成清理的43790个村集体资产总额达378.49亿元,更多山乡沉睡财富被唤醒……

一年来,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到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,再到土地规范流转,省农业厅牵头的改革事项全面完成,趟进“深水区”,四川农业发展引擎动力十足。

以市场为导向,着力调结构,绷紧稳粮增收之弦,在全产业链融合中提升价值链,不断激发农业新活力

“种粮也有搞头。”尝到甜头,广汉连山镇种粮大户杨萍将种粮规模由700亩增至1300亩。

杨萍的信心是四川把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的写照。稳粮之弦时刻紧绷:去年全省粮食总产3374.9万吨,与上年基本持平,继续居全国第七位;油菜籽产量230.9万吨,连续13年创历史新高。

“粮袋子”为何牢靠?去年全省新建高标准农田219万亩,累计达3702万亩,占耕地的36%。项目区粮食产量亩均提高100公斤以上,人均增收达300元。

稳粮的同时,瞄准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,四川果断着手调整优化农业结构。

2013年,一叶青茶为四川创造出千亿元产值。2014年,省政府首次以1号文件“剑指”千亿茶产业,川茶发展开启新里程碑。

4月,春茶还在采摘,宜宾翠屏区邱金茶叶专合社社长胡孝明已喜上眉梢:好行情加提质,鲜叶销售直接增收200余万元。去年全省茶叶产值130亿元,增15%,380万茶农人均增收313元,一枝独秀。茶叶“黑马”只是个案,全省菜茶果产值同比分别增3.6%、15%、18.2%,占种植业人均增收75%,扛起领军大旗。

调整多方位铺开——

全省生猪出栏增长1.8%,尽管“一猪独大”,但牛、羊和家禽出栏量也分别增5.3%、3.1%、1.4%,水产品132.6万吨,更是增长6%。

龙门山脉100万亩红心猕猴桃产业带、成都平原600万亩稻菜轮作产业带、盆地优质生猪主产区、盆周山区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养殖区……

一产业“接二连三”。在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中提升价值链。即使安岳柠檬上市高峰,守着6700亩种植基地,种植大户陈文勇并不着急卖——采摘均价每斤6-8元,放进冷库,翻了年价格便飙升至每斤16元。全省类似初加工设施已建成7500座,年储藏保鲜烘干能力190万吨,走在全国前列。错季销售让水果亩均增收50%,蔬菜60%,中药材高达2倍以上。

2014年,作为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,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四川农业农村经济一个增长点,跻身农民增收新“增长极”。

随着“产区变景区、田园变公园”,成都龙泉山上万家大院老板万盆富发现,“卖桃花”比卖桃子赚得多;汶川大禹农庄成为休闲农业“新贵”,去年引来游客近十万人次……2014年,四川休闲农业发展新招频出,新建1000个休闲农业景区,认定示范休闲农庄100个,综合经营收入750亿元,产业规模全国首位。

以转型为突破,聚力转方式,做好提质增效文章,走出一条质量安全和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新道路

如果说改革铸就转型动力,科技和装备则化为“双翼”——去年,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5%,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率71.8%,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%。

刚落幕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,省畜科院牵头的“大恒肉鸡培育与育种”项目获科技进步二等奖,作为本届我省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奖的唯一农业领域成果,该项目已在18省市取得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。

瞄准“提质”,现代农业建设一路高歌猛进。60个现代农业重点县、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、7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,建成万亩亿元示范区1000个,粮经复合产业基地640万亩;创建部省级畜禽养殖示范场130个,建设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(小区)21034个,生猪适度规模养殖面达67%;新增水产示范基地55个、健康养殖示范场30个,池塘标准化改造3.5万亩。

怀揣“优质”,“四川造”农产品迈向品牌时代。从凉山马铃薯获首批认证起,5年间四川地标农产品从0跃升为165,集群效应初显,竖起农业品牌强省新坐标。全年“三品一标”新增1150个,总数达5277个,全国第二,创下品牌奇迹。

农业“走出去”因品牌加速,驶向全球。数据可证:2014年,150余家农企境外协议成交33.69亿元,同比激增10倍。以技术合作为主的全产业链海外频频“落地开花”:入驻乌干达,掘金缅甸,进军楚瓦什——2014年启动的亚非欧三大园区,填补了四川境外农业合作园的空白。

质量安全与环境友好写下绿色转型的新注脚: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,建成质量安全追溯管理系统,去年种植、畜禽和水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均在99%以上,“舌尖上的安全”不断筑牢。保安全更需强治理,去年174个农业县交出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“体检报告”,5县启动综合防控试点;新建农村沼气池16.65万口、沼气工程473处,户用沼气CDM项目获全球能源基金会“中国区全球能源奖”,为全国农业领域首获该奖……

在转型中谋变,在谋变中提质,四川农业从传统驶向现代,不断奏响发展新强音。

会议策划晋商社火节踩高跷

苏州路演策划公司

上海年会节目策划

苏州营销策划公司:独肾交警站马路执勤11年 查出肺癌称不后悔

选择品牌人格的基本款方法

相关资讯
友情链接